电力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在2019版指导目录中,电力行业鼓励类共有28项,包括大中型水力发电及抽水蓄能电站、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电站建设、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技术、跨区电网互联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等项目。
限制类4项,分别是: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单机容量30万千瓦级及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综合利用机组除外);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发电煤耗高于300克标准煤/千瓦时的湿冷发电机组,发电煤耗高于305克标准煤/千瓦时的空冷发电机组;无下泄生态流量的引水式水利发电;达不到超低排放要求的煤电机组。
淘汰类4项,分别是: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单机容量在10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单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常规小火电机组;以发电为主的燃油锅炉及发电机组;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设计寿命期满的单机容量20万千瓦级及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
火电比例过高未明显改善
电力是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能消耗及其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力生产国。根据中电联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19.0亿千瓦,同比增长6.5%。
然而,在电力装机快速增长的同时,电力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火电比例过高等问题尚未获得明显改善。到2018年底,火电装机容量为11.4亿千瓦,占比仍高达60.00%;水电、核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总装机比重均不到20%。
这样的电力结构使中国电力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路上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为煤炭、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越烧越少,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据测,按当前使用情况,世界煤炭还能烧230年,其中,我国还能烧70多年;世界石油还能用40多年,其中,我国现有石油还用不到20年。如果不推动电力产业结构调整,煤炭供应枯竭所带来电力供应风险影响将是十分巨大的。
除了可持续发展风险,我国电力主要集中在东部负荷区域,2018年用电量占比达48.3%,而东部地区电力布局小而散,效率低,环境容量趋于饱和,雾霾问题影响十分突出,而煤电排放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已经到了非治不可、刻不容缓的地步。虽然我国大幅提升了煤电排放标准,同时采取各种环保措施减排,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聚集电力结构调整才是关键。
电力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电力结构调整有着其必要性。首先,电力供给结构单一,传统火力发电居多,新能源电力发展相对不足。火力发展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效益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效益,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这些污染情况有的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影响了人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强调了对新能源电力的发展,注重资源利用的绿色化,因此传统电力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火力发电需要由数量供给向质量供给转变。
其次,缺乏有效管理的火力发电规模化发展影响了电力资源效益。由于追求经济效益,许多地方在最初供电出现缺口时,火力发电企业快速发展,而这些企业资质不同、标准不同,有的甚至不符合国家标准,这些火力发电企业虽然为增长供电量提供了帮助,但是整体火力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这与我国煤资源有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 我国传统电力资源是以煤为主,煤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煤资源在全世界范围来讲开发时间并不占优势,如果没有转变电力结构,发展新的电力资源,当煤枯竭的时候,电力供给就会出现失衡,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火电转向质量供给发展
根据2019版指导目录可知,我国电力结构调整紧紧围绕两个方面:一是推动火力发电由数量供给向质量供给转变,因此鼓励30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洁净煤发电,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采用流化床锅炉并利用煤矸石、中煤、煤泥等发电;淘汰单机容量在10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单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常规小火电机组。二是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的比重,鼓励大中型水力发电及抽水蓄能电站、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分布式能源、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等。
此外,由于我国也十分重视电力环保问题,《“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电力环保作应为重要的环保项应加大对污染的治理。所以,发改委鼓励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技术,降低输、变、配电损耗技术开发与应用,火力发电废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及低温催化剂开发生产。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